1973年,以色列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戰爭,不僅北部受到敘利亞部隊攻擊,南部還有埃及來勢洶洶包夾,以及來自美國面對這場戰爭的態度,導致戰況十分艱困。當時有著「以色列鐵娘子」封號的總理梅爾夫人,在以色列這場瀕臨亡國的十九天戰役當中,她不僅因為癌症飽受身體折磨,內心還要承受巨大壓力,更得扛下攸關全國人民生命的極高風險,做出她畢生最重要的決定…。
▲探討主題▲
(1)電影中的梅爾夫人面臨著資訊不足和國內外壓力,必須在極短時間內做出攸關國家命運的決策。你認為一位領導者應如何平衡「果斷」與「審慎」,特別是在高度不確定的危機中?
→ 旨在引導觀眾思考領導力的本質,以及決策品質在歷史關鍵時刻的重要性。這也鼓勵我們反思,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處理不確定性與壓力。
(2)梅爾夫人作為一位女性總理,在軍事高層中顯得獨樹一幟。你認為性別在領導和決策風格上扮演了什麼角色?電影如何呈現她在性別上所面臨的挑戰或優勢?
→ 旨在引發對性別與權力、領導力的討論。鼓勵觀眾思考刻板印象如何影響我們對領導者的判斷,以及多元背景的領導者可能為決策帶來不同的視角。
(3)電影結尾呈現了戰爭的慘痛後果,以及梅爾夫人作為總理必須承擔的歷史責任。作為普通公民,我們在面對國家衝突時,除了支持或反對,還能承擔什麼樣的責任,以確保這類悲劇不再重演?
→ 旨在讓觀眾從宏觀的歷史中,回歸到個體公民的責任。這鼓勵我們思考和平的維護不僅是領導者的任務,也需要公民的參與、批判性思考與對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