隱身伊拉克與敘利亞-永遠的哨兵 Eternal Sentinel

隱身伊拉克與敘利亞-永遠的哨兵 Eternal Sentinel

影片介紹

2003年,記者大量湧入庫德斯坦,報導美國領導打擊伊拉克政權的軍事行動,在除雷行動官員的疏忽下,不少記者與攝影師死於地雷意外,包括時任BBC攝影師、影響力橫跨整個世代的戰地攝影師卡維葛勒斯坦,同行的BBC新聞製作人史都華則是被炸斷一條腿,逃過了死劫。

除了戰爭遺留下的地雷威脅,伊斯蘭國擅用「簡易炸彈裝置(IEDS)」,又稱「土製炸彈」,對平民、士兵,甚至是記者進行攻擊,它們隱身在不起眼的馬路邊、老百姓的房屋裡、堆滿物品的卡車上,對人們影響極深。

無國界記者及保護記者委員會所發佈,2000年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喪生的記者名單中,伊拉克有31名記者、敘利亞有14名記者,因地雷或簡易爆炸裝置身亡。許多當地與國外記者在這塊土地上,奮力紀錄真相卻成為無情攻擊下的犧牲者,甚至因目睹血肉橫飛的爆炸現場,罹患創傷症候群、憂鬱症,而影響往後人生。

 

▲探討主題▲
(1)記者冒著生命危險,在戰地報導的意義是什麼?這種報導對我們理解世界有何重要性?

→ 引導觀眾思考新聞自由與新聞倫理的重要性,並反思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我們如何看待第一手資料與親身見證的價值。

(2)影片中的「簡易炸彈裝置」對平民、記者和軍人造成巨大傷害。你認為,在現代戰爭中,如何應對這類針對性、隱蔽性強的攻擊?

→ 討論現代戰爭的非傳統性與人道主義危機。鼓勵觀眾從人道角度,思考如何保護無辜生命,並推動相關國際法規的建立。

(3)影片中,許多人因目睹血腥現場而患上創傷症候群。社會該如何為這些人提供支持與幫助?

→ 引發對心理健康與社會支持系統的討論。這不僅是戰地記者的議題,也適用於所有經歷過重大創傷的個體。